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Naxos mulic library遊記(二):For Earl Wild

這是命運的一天。Earl Wild,我在Naxos資料庫中尋得的鋼琴家,一月二十三日辭世。幾天以前,我剛剛在Naxos裡發現他的拉赫曼尼諾夫鋼協;這天,我剛剛入手了這張令我著迷的名演。

在我聽夠了阿萊城姑娘之後,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之前曾接稍稍接觸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 和堅尼斯 (Byron Janis) 的版本,但是印象都沒有二號鋼協來的深刻,手邊也沒有CD,當然求助Naxos,這次,帶著多一點信心。

不過,既然Naxos上有霍洛維茲的演出,當然還是先聽我(目前)最喜愛的鋼琴家,結果霍洛維茲這次稍稍的讓我失望了,他的兩個版本我都沒能聽到最後。反而喜歡吉列爾斯 (Emil Gilels) 的拉三。稍微查了一下,吉列爾斯以貝多芬見長,拉赫曼尼諾夫鋼協中不能算首選,他的拉三比較冷靜沉著,與印象中的浪漫鋼協不同,樂團好像不太突出,不能與鋼琴較量,但是沉穩的拉三聽起來滿有味道:冷靜,帶著淡淡的溫柔。

不過,也許我終究是無可救藥的(也許到了煽情的地步)的浪漫派,因為我之後不斷重複聆聽的是下面這張: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s Nos 1-4 /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Earl Wild piano,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Jascha Horenstein

我原本以為是Chandos的乾淨的錄音幫了這個詮釋一把,後來再聽、又聽,拿手上的堅尼斯和卡欽的二號鋼協比較,才覺Chandos算是錦上添花,關鍵還是在於Earl Wild那浪漫到瘋狂的鋼琴和始終與之匹敵的樂團。起初多少覺得驚異,後來我才知道(果然是孤陋寡聞),此版本列於拉二名盤當中。Horenstein被稱「流浪指揮」,但也在流浪中指出很不錯的馬勒和布魯克納,Earl Wild則是老一輩的鋼琴家,但是一直沒有像同輩的名氣。聽說錄音時Earl Wild與指揮Horenstein相處融洽,也造就此版本的傑出。錄音也要看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樂盛。(註)

以卡欽和堅尼斯的拉二、卡欽的帕格尼尼狂想曲為比較基準,Wild更接近堅尼斯的鬼魅才氣,甚至,比堅尼斯更浪漫、更速度、更瘋狂。Naxos上的品質(Near CD)已經覺得清亮,CD入手之後,更覺得已經明亮而「脆」,友人說也許有些聽眾會不喜此版本的人工製造,但是Chandos明亮穩定的數位後製更把Wild的速度與浪漫突顯出來,而且,此版最得我心在於,Wild瘋過堅尼斯,Horenstein和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卻總能並駕齊驅,雲霄飛車的狂飆派,大概很適合苦悶的寫論文生活吧,藉由Wild、藉由Horenstein、藉由拉赫,吶喊,一吐抑鬱之氣。大概是我上窮碧落下黃泉,明明阮囊羞澀,也非要馬上得到這張CD的原因。

沒想到,像是命定,我得到這張CD這天,我整天品嚐此版的這天,才剛剛認識的鋼琴家過世了。也許他離世的那刻,我正跟著他的琴聲哼唱,或者正在買唱片的路上,或者正在急切的讀著唱片介紹的歸程,或者正在小心翼翼的放進唱盤上,或者正悠遊於瘋狂之中。這一天,都離不開他的琴聲,這篇文章,for Earl Wild。

註:Earl Wild官方網站上介紹,此張唱片在Kingsway Hall錄製,工程師是Kenneth Wilkinson,友人謂:此之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