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追隨著大白兔掉進Wonderland,就此展開諷刺/維多利亞之旅;Neo追隨著小白兔的刺青,就此踏上逃脫母體、革命母體的不歸路;而我,無意的點進圖書館訂閱的Naxos資料庫,找到我心目中的荒島唱片。Naxos是驚喜連連的寶庫,也或者,我已被Naxos誘引,踏上買唱片的不歸路?
在此之前,我對古典樂的知識多於興趣,因為友人沉迷古典、黑膠、與音響,我知道的比我經驗的多,不如說,是個古典樂的(東施版)王語嫣。接觸的也多是大眾化曲目、友人介紹的名演,直到有一天…
論文寫到發狂的某一天,我突然好想念高中時代喜歡的歌劇<卡門>,但是當年的CD已不知所蹤,便上Naxos尋訪。回憶總是殘酷的,我雖然找到<卡門>,卻發現自己已經不是聽歌劇的料了(掩面),便轉向<卡門組曲>與<阿萊城姑娘組曲>,在眾多版本中挑來撿去,我發現下面這張唱片的<阿萊城姑娘>最得我心:
Bizet: Symphony No. 1 / L'Arlesiene Suites Nos. 1 and 2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harles Munch; Charles Gerhardt
<阿萊城姑娘組曲>我先前已經有杜特華(Charles Dutoit)/蒙特婁交響樂團 (Montreal Symphony)的版本(趁Decca一送一系列大特價的時候買的),但是Naxos上的這個版本更得我心。杜特華的風格滿適合羅西尼的歌劇序曲(以我淺薄的Decca國際中文版經驗來說),像是華麗鬆軟的奶油蛋糕,但是他的<阿萊城>總覺得少了點強硬的風格,私心以為阿萊城姑娘與卡門這樣的Femme Fatale應該要帶著一點強硬冷冽的感覺,在這個版本終於找到了!
既然是喜歡的唱片,當然要搜尋一下演譯者的來頭,拜幾位前輩部落客之賜,我發現Charles Gerhardt傳世的唱片卻是電影配樂Classic Film Scores系列;Charles Munch竟然是超有名的法系指揮(號稱白僚士第一人?)!雖然不知道<阿萊城姑娘組曲>是由哪一位操刀,還是要感謝他演奏出我心目中那個熱情下帶著冷硬的阿萊城姑娘。
還有,我要鄭重的向Naxos致歉:對不起我小看了您~~
曾幾何時,在不知不覺中也計較起唱片公司大小,樂團規模,指揮名氣這些陋習,汲汲營營追求名演,Naxos給了我自己發現所愛的機會(也要謝謝訂閱資料庫的總圖!如果可以擴充到線上不止十人就好啦),以及,審視自己何時變成classic(al) snob的機會。
ps.後來遍尋這張唱片不得,只找到孟許(Munch)在Decca國際中文版發的阿萊城姑娘,嘆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