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Naxos mulic library遊記(二):For Earl Wild

這是命運的一天。Earl Wild,我在Naxos資料庫中尋得的鋼琴家,一月二十三日辭世。幾天以前,我剛剛在Naxos裡發現他的拉赫曼尼諾夫鋼協;這天,我剛剛入手了這張令我著迷的名演。

在我聽夠了阿萊城姑娘之後,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之前曾接稍稍接觸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 和堅尼斯 (Byron Janis) 的版本,但是印象都沒有二號鋼協來的深刻,手邊也沒有CD,當然求助Naxos,這次,帶著多一點信心。

不過,既然Naxos上有霍洛維茲的演出,當然還是先聽我(目前)最喜愛的鋼琴家,結果霍洛維茲這次稍稍的讓我失望了,他的兩個版本我都沒能聽到最後。反而喜歡吉列爾斯 (Emil Gilels) 的拉三。稍微查了一下,吉列爾斯以貝多芬見長,拉赫曼尼諾夫鋼協中不能算首選,他的拉三比較冷靜沉著,與印象中的浪漫鋼協不同,樂團好像不太突出,不能與鋼琴較量,但是沉穩的拉三聽起來滿有味道:冷靜,帶著淡淡的溫柔。

不過,也許我終究是無可救藥的(也許到了煽情的地步)的浪漫派,因為我之後不斷重複聆聽的是下面這張: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s Nos 1-4 /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Earl Wild piano,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Jascha Horenstein

我原本以為是Chandos的乾淨的錄音幫了這個詮釋一把,後來再聽、又聽,拿手上的堅尼斯和卡欽的二號鋼協比較,才覺Chandos算是錦上添花,關鍵還是在於Earl Wild那浪漫到瘋狂的鋼琴和始終與之匹敵的樂團。起初多少覺得驚異,後來我才知道(果然是孤陋寡聞),此版本列於拉二名盤當中。Horenstein被稱「流浪指揮」,但也在流浪中指出很不錯的馬勒和布魯克納,Earl Wild則是老一輩的鋼琴家,但是一直沒有像同輩的名氣。聽說錄音時Earl Wild與指揮Horenstein相處融洽,也造就此版本的傑出。錄音也要看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樂盛。(註)

以卡欽和堅尼斯的拉二、卡欽的帕格尼尼狂想曲為比較基準,Wild更接近堅尼斯的鬼魅才氣,甚至,比堅尼斯更浪漫、更速度、更瘋狂。Naxos上的品質(Near CD)已經覺得清亮,CD入手之後,更覺得已經明亮而「脆」,友人說也許有些聽眾會不喜此版本的人工製造,但是Chandos明亮穩定的數位後製更把Wild的速度與浪漫突顯出來,而且,此版最得我心在於,Wild瘋過堅尼斯,Horenstein和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卻總能並駕齊驅,雲霄飛車的狂飆派,大概很適合苦悶的寫論文生活吧,藉由Wild、藉由Horenstein、藉由拉赫,吶喊,一吐抑鬱之氣。大概是我上窮碧落下黃泉,明明阮囊羞澀,也非要馬上得到這張CD的原因。

沒想到,像是命定,我得到這張CD這天,我整天品嚐此版的這天,才剛剛認識的鋼琴家過世了。也許他離世的那刻,我正跟著他的琴聲哼唱,或者正在買唱片的路上,或者正在急切的讀著唱片介紹的歸程,或者正在小心翼翼的放進唱盤上,或者正悠遊於瘋狂之中。這一天,都離不開他的琴聲,這篇文章,for Earl Wild。

註:Earl Wild官方網站上介紹,此張唱片在Kingsway Hall錄製,工程師是Kenneth Wilkinson,友人謂:此之天時、地利、人和。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掉進兔子洞:NAXOS music library遊記(一)

Alice追隨著大白兔掉進Wonderland,就此展開諷刺/維多利亞之旅;Neo追隨著小白兔的刺青,就此踏上逃脫母體、革命母體的不歸路;而我,無意的點進圖書館訂閱的Naxos資料庫,找到我心目中的荒島唱片。Naxos是驚喜連連的寶庫,也或者,我已被Naxos誘引,踏上買唱片的不歸路?

在此之前,我對古典樂的知識多於興趣,因為友人沉迷古典、黑膠、與音響,我知道的比我經驗的多,不如說,是個古典樂的(東施版)王語嫣。接觸的也多是大眾化曲目、友人介紹的名演,直到有一天…

論文寫到發狂的某一天,我突然好想念高中時代喜歡的歌劇<卡門>,但是當年的CD已不知所蹤,便上Naxos尋訪。回憶總是殘酷的,我雖然找到<卡門>,卻發現自己已經不是聽歌劇的料了(掩面),便轉向<卡門組曲>與<阿萊城姑娘組曲>,在眾多版本中挑來撿去,我發現下面這張唱片的<阿萊城姑娘>最得我心:

Bizet: Symphony No. 1 / L'Arlesiene Suites Nos. 1 and 2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harles Munch; Charles Gerhardt

<阿萊城姑娘組曲>我先前已經有杜特華(Charles Dutoit)/蒙特婁交響樂團 (Montreal Symphony)的版本(趁Decca一送一系列大特價的時候買的),但是Naxos上的這個版本更得我心。杜特華的風格滿適合羅西尼的歌劇序曲(以我淺薄的Decca國際中文版經驗來說),像是華麗鬆軟的奶油蛋糕,但是他的<阿萊城>總覺得少了點強硬的風格,私心以為阿萊城姑娘與卡門這樣的Femme Fatale應該要帶著一點強硬冷冽的感覺,在這個版本終於找到了!

既然是喜歡的唱片,當然要搜尋一下演譯者的來頭,拜幾位前輩部落客之賜,我發現Charles Gerhardt傳世的唱片卻是電影配樂Classic Film Scores系列;Charles Munch竟然是超有名的法系指揮(號稱白僚士第一人?)!雖然不知道<阿萊城姑娘組曲>是由哪一位操刀,還是要感謝他演奏出我心目中那個熱情下帶著冷硬的阿萊城姑娘。

還有,我要鄭重的向Naxos致歉:對不起我小看了您~~

曾幾何時,在不知不覺中也計較起唱片公司大小,樂團規模,指揮名氣這些陋習,汲汲營營追求名演,Naxos給了我自己發現所愛的機會(也要謝謝訂閱資料庫的總圖!如果可以擴充到線上不止十人就好啦),以及,審視自己何時變成classic(al) snob的機會。

ps.後來遍尋這張唱片不得,只找到孟許(Munch)在Decca國際中文版發的阿萊城姑娘,嘆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