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命運決勝點 (Cassandra's Dream)》: Pinteresque Woody Allen?


《命運決勝點》(我實在覺得中文片名除了會把這部片跟其他命運系列電影搞混之外沒有任何效果)一開始就給我一種超現實的感覺,雖然這部戲的確是實景拍攝,這種虛假感、超現實感一直緊咬住我,直到最後。

一開始這兩兄弟就突然的衝撞出來,明明是明亮的海灘愉快的出航計畫,卻給我一種強烈的威脅感,我想是菲利普葛拉斯 (Philip Glass) 的配樂吧,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這次真的選得太對啦,葛拉斯一貫帶著強烈現代感的音樂放在寫實的景框中,完全左右了觀眾對劇情的理解,明明開朗而充滿日光,突兀的音樂卻早在主要劇情發生之前一再提醒觀眾謀殺的可能,葛拉斯的配樂配上伍迪艾倫在這部片中貫穿的特寫鏡頭,一直把我吊在半空。真沒想到配樂和近距離特寫可以創造出這麼強烈的虛假、甚至於是舞臺劇般的感覺:明明是實景、卻那麼像象徵。

除此之外,這部電影中主要角色戲份非常集中,藉由不斷的對話對話對話交代背景,發生的事情不多,對白--經過這些時間之後--倒是一直深深印在腦海,不管是兩兄弟的背景、與舅舅的關係、兩人各自的夢想與情感、甚至是夢,都是對白交代的多、真正演出的少,而且觀眾必須持續注意兩兄弟的對話才能跟隨劇情與角色心理、以至於事前確認與再確認、事後後悔與再後悔,都完全倚賴對白與演員特寫來交代。本片強烈聚焦的表現方式讓我不斷想到英國劇作家(巧的是,這也是伍迪艾倫的倫敦三部曲,不知道是否真有相關?)哈洛品特 (Harold Pinter) 的名作 The Dumb Waiter,也是一齣由對白帶出所有背景、推動劇情、兩人不斷辯證殺人與不殺人、道德與不道德的名作,而且伍迪艾倫儘管是實景拍攝,封閉感與脅脅感卻是實實在在的環繞觀眾的、不亞於品特的 "comedy of menace"。這麼老梗的劇情,在超現實感、舞台感、道德辯證之下,雖然不舒服,卻很特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