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Proof that Tony Stark Also Has a Heart": 鋼鐵?人?


《鋼鐵人》這種爽片通常沒有什麼可以特別評論的,看過這部片、享受了這部片,通常就夠了。當然我非常喜歡鋼鐵人,也許是superhero中我最欣賞的一位,他不是過分幼稚的蜘蛛人、也不是在記者身份、女朋友、和自我之間忙亂無措、溫柔的超人,也不是過分嚴肅、犧牲自我、以天下為己任的蝙蝠俠。他是Tony Stark,會在記者會上破超級英雄的梗承認自己就是鋼鐵人的鋼鐵人,破梗到我也要忍不住愛上他油滑的電眼!

不過,我真正在乎的不是他的眼睛,而是他的心。

他那閃亮亮的心。

用電池供給人體已經夠有趣了,更何況這個電池竟然成為一個人生命所需、最倚賴的東西,還在正中央的位置閃亮亮的發光,那顆電池從此以後就是他的心,那些電路就是他的血管,植入電池之後,Tony Stark就再也不僅僅是一個人了--他是生化人,是cyborg,是『鋼鐵人』。對我來說,鋼鐵人其名不是來自精雕細琢的外殼,而是Tony Stark永遠也離不開的生命泉源:那顆電池心。cyborg竟然活生生的出現在主流娛樂影片當中,還閃亮亮的發光到最後,真是令我屏息。


他是鋼鐵人,因為這顆電池潛進身體,化為肉身。Tony Stark is the embodiment of iron.

更有甚者,小辣椒給第一代電池心臟的評語讓我久久難忘,這顆電池被稱作 "Proof that Tony Stark Also Has a Heart"(Tony Stark也有心的證據),我最難忘的是那個『也』,當然,這句話可能帶著賭氣與愛的感覺,但是,曾幾何時,我們要用電池來證明我們有心!

我不禁想到《綠野仙蹤》裡那個好想好想要一顆跳動的、肉身的心的tin man,他和Tony Stark,哪個才是『人』呢?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迷信《慾望城市》:名牌?愛?女人?


"Women come to New York for the two L's: Labels and Love."
--Carrie Bradshaw


光是文首這句引言,便暴露這部電影(不敢說影集系列如何,真希望有比電影版好)的企圖:《慾望城市》用愛跟時尚包圍女人,粗魯的定義外地到紐約的女人是為了(只為了?)尋找兩個夢想:名牌,和,愛。

可是,名牌真的是名牌嗎?愛真的是愛嗎?女人真的都是為了愛跟名牌到紐約來的嗎?

名牌的確創造出許多美麗,但是我們是不是要租用名牌包、擁有名牌包才會滿足?

美麗歸美麗,時尚歸時尚。時尚美則美矣,卻是把商品創造成造物主般的至高無上,令人趨之若鶩,甘心掏錢,說到底,無非是『商品拜物』,馬克思也要掩面哭泣。

在紐約,我們是不是能夠得到愛?《慾望城市》所謂的愛是什麼?無非是想要自己的男人,這個男人除了事業成功之外,最好也是讀心機器人,永遠滿足女人的要求,永遠知道女人的期待,永遠--請注意,是「永遠」--不能脆弱軟弱懷疑逃避。

在真愛的政治底下,男人永遠被圈禁在男子氣概的框架之中,女人也連帶的,帶著「新女性的要求」的面具,永遠被定位成軟弱的女人:為什麼男人的體貼溫柔體諒堅強是理所當然?這無止盡的要求男人付出之下,其實隱藏可怕的定義:男人要付出,因為女人要接受愛;女人要求男人付出,因為女人沒有付出的能力。

在Carrie的婚禮準備過程、等待道歉、與夢幻般的求和場景之中,在Miranda一昧的要求中,我只看到這個故事如何帶著新世代女性的面具把女人定位成無能付出的可悲存在。如果她們曾經說一句體貼的話、真心傾聽過她們的男人的恐慌、或者表達過一點點、一點點也好,希望知道兩個人出了什麼問題的話,才真正算是獨立的女人。無能付出,就是失敗。劇中四位女主角許願五十歲之後還是要做自己,但是不管幾歲,抱著自以為是女人、大家都要對我好的想法,不是自我實現,叫做自我中心。結果也只是打著愛情的標語,重現自我中心的價值。

也或者,不管是所謂的真愛還是所謂的名牌,都只是廣告標語,《慾望城市》真正要賣的其實是紐約本身。Samantha不喜歡加州總是要開車的生活、寧願被抗議群眾潑雪也要說紐約真好;Charlotte在墨西哥只願意吃紐約製造的商品,十足十的紐約帝國主義:只有紐約的東西才是能吃的,只有紐約的東西值得信賴,其他的都要存疑。所以,她糗態百出的拉肚子到底真的是因為那口水,還是因為她不信任紐約以外的食物?《慾望城市》以愛情和時尚為招牌,愛情是自我想像的愛情,名牌是別人替自己決定的最愛,到最後要廣告的,無非是紐約帝國本身:女人一定要來喔,尤其是新女性一定要來喔,因為這裡是新女性的地盤,女人可以在這裡得到美麗和真愛喔,其他的地方都不能信任呢。

我說:Women are lured by the myth of labels and love, and end up laboring, in New York.

《危險關係 (Dangerous Liaisons)》 (1988): Bravo Glenn Close!


雖然之前就聽過這部片,不過是《哈姆雷》的Gertrude讓我回頭找這部片來看,果然沒有失望,雖然此版《危險關係》距今二十年有餘,Glenn Close詮釋的Marquise Isabelle de Merteuil躍升我心中經典的女性角色。具有皇后般架式的女演員不在少數,但是除了君臨天下的氣勢之外,還有性感特質,與Glenn Close外型類似的梅莉史翠普就不能做到(雖然梅莉史翠普的星運更好、氣勢更長),凱特布蘭琪雖然也兼具女王氣勢與柔美特質(但是跟Glenn Close的性感又不同),可惜還沒能看到她兩者併用的時候。茱蒂丹契在《布朗夫人 (Mrs. Brown)》裡倒是可以有女王的嚴肅和小女孩的靦腆,不過,性感與架式,還是Glenn Close的Marquise de Merteuil最強。

在DVD附錄裡Glenn Close評論Marquise de Merteuil是生錯時代的女人,我卻覺得她是那個時代氛圍塑造出來的強者,《危險關係》開場就是Marquise de Merteuil和Vicomte Sébastien de Valmont著裝的畫面,著裝也是這個時代氛圍的隱喻:在這個束縛的年代,大家都要備戰著裝、在社交圈中小心翼翼,從外貌舉止、談話、舉手投足,都是一場表演。Marquise de Merteuil自述由少女時代便觀察大家檯面上/檯面下的不同、以及如何守住台上台下的分際,才能成為今日的Marquise de Merteuil。比起Madame de Volanges年輕時偷情、卻嚴格管束自己女兒的道貌岸然,我更由衷欣賞Marquise de Merteuil,她在社交圈中當然不誠實,但是那本來就是一個表演場,她對觀眾、對心愛的Vicomte de Valmont非常坦白,那就夠了。在一個處處束縛的年代,如果不會手段,怎麼能享受檯面下的自由?我最喜歡她強烈的自由意志,就算是對Vicomte de Valmont也絕不屈服,寧可要戰爭,也不要順從。戰爭總有失敗,但是與其說她身敗名裂是因為她做了不該做的事,不如說是因為她檯面下做的事被暴露在陽光之下,才會招來劇院的噓聲吧。

片末Marquise de Merteuil的卸妝與片頭的上妝對比,上妝時多麼繁華豐盛,卸妝時獨自一人,特寫鏡頭格外悲涼,而眼淚,眼淚是要流的,只是不能出聲。


Bravo Glenn Close!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發現Glenn Close: 《哈姆雷 (Hamlet)》 (1990) Dir. Franco Zeffirelli


這個版本的《哈姆雷》是我第一齣莎劇,當然也就無從與其他的版本(最著名的大概是1948年Laurence Olivier自導自演的版本)比較,《認識電影》作者路易斯吉奈堤曾將此版本與1948年版兩位哈姆雷比較,不過在本片層層疊疊幾乎一字不改、看得有點吃力的台詞中,我喜歡的倒不是怒氣滿溢、但是同樣戀母十足的Mel Gibson版哈姆雷,而是Glenn Close飾演的Gertrude。在此片之前,我只知道她在《危險關係》(1988)中挑大樑,但是在這部片裡我才真正第一次看她演戲。

1947年出生的Glenn Close,在這部片裡已經年過四十,扮相也有一點年紀了,可是她卻可以詮釋出一種少女的神情、依賴的姿態,而不會顯得噁心,這部片第一個鏡頭就是給她:Gertrude傷心欲絕的親吻死去的丈夫,可是由棺木中抬起頭來的仰角鏡頭卻是向著她未來的丈夫、現在的小叔Claudius,她的悲傷是真、眼淚是真、不過那倚賴也是真。她再婚之後一直都帶著強烈的小鳥依人、新婚燕爾的嬌羞氣息,但是面對Hamlet還有一種母親的關心,Glenn Close可以把女人、母親、少女、性感都詮釋出來,作為Gertrude,Glenn Close完全可以說服觀眾她是三個男人的最愛。Gertrude的身影一直出現在本片中,她菟絲花的性格也可以說完全推動了情結,令小叔謀殺丈夫、兒子嫉妒繼父,進而為死去的父親復仇。當Hamlet說出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他的眼睛卻是緊緊盯著Gertrude,自己的母親。

我最喜歡的一幕是Hamlet和Gertrude在房間裡談話,由Hamlet比較一雙肖像起,Gertrude由母親的威嚴而被自己的兒子壓制在床上責備,身體的搖晃可以說是激動,也可以帶有強烈的性意涵,在兩人極具亂倫意味的位置及姿態中Gertrude還說 "Speak no more! These words are like daggers into my ears! No more! Sweet Hamlet!" 在這個角度我不禁要注意dagger(短劍)突出的性象徵,尤其是Gertrude還吻了Hamlet!他們類亂倫的位置也是因為Hamlet見到死去父親的幽魂現身而彈開才告結束,雖然Hamlet念茲在茲為父親復仇,可是這個場景調度真是像極了抓姦在床。

在類亂倫場景之後,Gertrude的眼神不再以Claudius為中心,從此時開始她的眼神環繞著Hamlet,可以說是Gertrude從這次談話中了解Claudius用心、或者為自己的不貞悔過,但是我更想解釋成:因為Gertrude全心全意對待Hamlet,在近似強暴的場景過後她的倚賴轉到兒子的身上。

在Gertrude退場之前,她都一直依賴身邊的男人,Gertrude是一朵美麗但永遠不獨立的花(我沒有真正讀過原作,也許這是莎士比亞的定義?或導演Franco Zeffirelli的詮釋?或者其他改編版本的影響?),但是沒有Glenn Close,這朵花也不能媚惑又清純的盛開。